[索引号] 11610800016082530L/2018-01293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榆林市司法局 [ 发文日期 ] 2013-11-01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法律援助条例》执法监督事项
《法律援助条例》执法监督事项
时间:2018-10-28
来源:榆林市司法局办公室
分享:
    依据《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重点执法监督以下事项:
    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一)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绝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
  (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
  (三)从事有偿法律服务的;
  (四)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财物,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退还;从事有偿法律服务的违法所得,由司法行政部门予以没收;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追回,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事务所拒绝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不安排本所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
    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
  (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
  有前款第(二)项违法行为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退还违法所得的财物,可以并处所收财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按照律师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法律援助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