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榆林市司法局官网, 繁体阅读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榆林市司法局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 引 号: 610800SFJ/2019-00345 发布时间: 2019-01-04 10:37:16.0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榆林市司法局办公室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名  称: 榆林市人民政府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榆林市人民政府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浏览量: 815   发表时间: 2019-01-04 10:37:16.0
打印本文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以及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榆林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的总体部署,始终坚持把法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切实提高法治政府制度保障

一是顶层设计法治政府建设。按照中省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部署和要求,3月我市成立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二是制定五年实施纲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榆林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确定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从依法履行政府职能等7个方面提出了37项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和完成时限,成为我市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清晰路线图。

三是依法行政考核比重大幅提升。今年修订了《榆林市各县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考核指标》,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分解细化,依法行政在考核指标中所占比重提高到10%,并比照省上,实行扣分制。

  四是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完善各级政府议事决策规则,明确重大行政决策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严格实行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全年,市政府法制机构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出具各种法律意见全覆盖。 

  五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市委、市政府有专门的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加大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力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分类实施法制宣传,把法治教育纳入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开展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普法宣传。市委、市政府在市委党校、榆林学院两个科级以上干部培训基地,每一个专题培训,均将法治专题作为必修课

  二、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是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放管服”部署,落实《榆林市权力和责任清单管理办法》,规范权责清单的编制、调整、公布及日常更新等管理。强化改革力度,抓住清权、减权、放权、晒权、行权、制权“六个环节”,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围绕减权限权,出台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便民清单,全部在市级主流媒体予以公开。围绕商事制度,推行“一照一码”、“多规合一”。目前,市级共取消行政许可项目25项,保留行政许可审批项目211项;市级部门下放县区行政许可项目26项,予以公布。承接省上取消的审批事项11项,下放管理3项。

  二是开展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启动市民大厦,服务面积近2万平米。在市民大厦打造行政审批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随着“多规合一”的落地生根,榆林将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套清单定权力、一个平台做服务”。市级全面推开公平市场竞争合法性审查工作。 

三是加快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县(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部完成编制并发布,市级“十三五”专项规划已经形成,土地、矿产资源等相关专项规划修编工作有序推进。榆林是全国推行“多规合一”试点市,一期平台建设完成后,二期平台纳入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管理,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平台建设完成,实现了投资项目立项阶段带图审批、内部流转、线上操作。三期平台建设已经启动,投资项目报建、施工、验收所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多规合一”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将在全国率先实现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

四是全面加强市场监管。全市保留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认真落实“证照分离”工作,开展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换照工作。目前,全市企业已换发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新版营业执照42303份,完成了全部工作任务的84.36%,提前4个月完成省上下达的工作任务。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全面推进,目前我市已将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实施方案报省政府,待审批通过后,将全面推开全市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市级行政部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40个,开办业务232项(其中行政审批139项、便民服务事项93项)。积极推行“马上就办”服务,打造 12345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网上审批大厅,办事效率大大提高,社会反响很好,群众高度认可。绥德、吴堡、子洲、府谷、神木、米脂、靖边、佳县八个县(市)完成了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和市县两级互联互通建设。绥德县6个乡镇和3个社区建成四级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可办事项27项,累计办理审批服务事项达5000件。年内,市级在安监、食药监、工商质监、卫计等领域初步建立建成“双随机一公开”检察制度并试行。

五是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稳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各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实现全公开,行政权力基本实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着力打造阳光财政和民生财政,各部门预决算、政府采购、民生支出全公开。正在开展市级理顺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工作。重大项目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实现监督全覆盖。加快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已经完成了机构整合,正在硬件建设。严格落实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务接待等制度,“三公”经费继续下降,廉洁政府建设成效明显。

三、优化改革发展的法治环境 

一是全面启动政府立法工作。坚持党对立法工作全过程的领导,提前明确立法工作方向和思路、有效化解各方矛盾冲突,提升立法质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立法工作,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年初,市政府法制办结合市人大立法计划工作要求,制定了《2018年市政府立法计划》。地方性法规《榆林市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后报市人大审议。《榆林市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合法性审查完毕,报市政府待上常务会。调研项目《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调研报告已经形成,并报市人大常委会。政府规章《榆林市封山禁牧管理办法》经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11月1日正式施行,并与林业部门配合,在《榆林日报》《榆林市电视台》市林业局培训班上进行大规模宣传和培训。《榆林市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和《榆林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初稿已经形成,现正在审查、论证阶段。

是切实加强政府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按照《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府文件实行合法性审查备案制度》规定,市政府全年共安排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各类文件共计196件。其中,审查框架协议、合同、会议纪要、规划和实施意见等涉权涉法性文件166件;审查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报送备案文件10件。向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19件。审查市级政府规范性文件18件,市级部门规范性文件2件。全年,共对11次政府常务会议的部分议题进行了法律审核,共对96件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进行了审查,对市委、市政府深改提案审查了6件,形成了《榆林市谁执法谁普法实施意见》,提交市政府研究,保证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依法科学民主。

三是政府法律顾问有效发挥作用。目前,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管理使用更加规范,作用发挥更加明显。今年5月份对全市政府法律顾问建立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外聘法律顾问人数达到204人,推行范围除覆盖县市(区)政府、部门外,已延伸至乡镇一级政府和各大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的工作也由原来单一的承办应诉案件、法律事务咨询拓展到包括为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为政府及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出具法律意见书,参与重大决策的可行性论证,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培训等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市政府今年聘用了第二届法律顾问组,为期三年,人员结构平均年龄下降,结构更加优化,顾问涉及法律、金融、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今年,市政府法律顾问组已为政府涉法事务提供法律意见90余人次,一些法律顾问在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市政府重大行政纠纷事件中,开展深度服务,深得多位政府领导赞许和认可。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市上出台了《关于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的通知》,建立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市综合执法、公安、食药监、卫生计生等部门已经开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在工商、卫计等系统,注重总结“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实施经验,为2019年多领域推开,打好基础。加大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改革力度,建立集中统一、快捷高效的基层执法体制,逐步实现“多帽合一”和“一支队伍管执法”,破除市场监管相互分割、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标准不一等问题。推动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执法自由裁量,优化执法手段,推行行政执法说理式文书。

二是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分批分期对全市执法人员进行清查清理。对全市12县市(区)申报2017年办理行政执法证件的6千余名执法人员情况进行了统计上报。建立了执法人员网上信息库,并对新旧版行政执法证件式样,在《榆林日报》等媒体予以公示,方便了群众的识别、查询和监督。

三是拓展执法监督的有效方式。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和社会舆论监督。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及时研究和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了依法行政监督证和特邀依法行政监督证换证工作,共确定系统内80余名法制工作人员为依法行政监督员,另聘请16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人士为特邀监督员。建立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市民群众、社会各界的监督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重点评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检查和行政征收5大类案卷,对优秀案卷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对突出问题下发执法监督通知书,对一般性问题一对一反馈评查意见,以执法检查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强化监督治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五、全面加强行政监督 

一是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听取政协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市政府领导坚持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市政府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向市人大报告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制度。高度重视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所提的意见建议,将意见建议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加强跟踪督办。   

二是加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所有建议提案均已按期办复。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结合机构改革制定并及时公布部门“三定”方案。围绕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专家库及专家解读制度。  

三是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对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有关经济法规、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制定并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以及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及其效果,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今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45件,其中土(林)地权属争议类26件、劳动和社会保障类7件、行政处罚类3件、行政征收类3件、行政强制类1件、行政许可类1件、信息公开类1件、行政不作为类1件、其他类型2件。经过审理,驳回1件、维持20件,撤销6件,撤回申请3件,中止1件,不予受理4件,正在审理10件。期限内办结率100%。

在办案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把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摆在重要位置,严格规范法律文书制作,遵守办案时限,依法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审理土(林)地权属及颁证争议类案件时,不仅深入实地查看争议现场,还与县市(区)、乡镇政府以及各方当事人进行座谈沟通,听取基层组织和群众意见,切实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和社会认知度。通过行政复议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各县区、部门纠正了一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规范了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依法维护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二是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支持审判机关独立司法。今年办理市政府的行政应诉案件20件。案件涉及土(林)地权属纠纷、不动产登记纠纷、行政处理等类型。其中在最高人民法院应诉1件、省检察院应诉1件、省高院应诉6件,市级法院应诉10件,区级法院应诉2件。已结案11件,9件在审理当中。已审结的案件中,经省高级法院二审驳回上讼请求4件;经市级法院作出驳回原告起诉请求2件;原告撤诉4件。每件应诉案件均积极组织办案人员和市政府法律顾问认真拟定答辩意见,按要求提交证据材料,参与庭审的举证、质证、辩论、调解等环节。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取证、查看案件现场,沟通有关情况,切实维护政府的权威和利益。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对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因事不能出庭的,均向法院书面说明不能出庭的理由,并依法委托代理人出庭,形成了规范的应诉程序。

三是抓好大要案件的审核,切实维护政府和公民权益。年内,由市政府统筹安排,责成相关部门牵头配合,对商务部批办的宋某诉县政府国际投资争端案、尚某诉信访不答复向省检察院申请抗诉案、姜某房产争议多年缠访案、市口岸联检大厦物业纠纷、市政府驻西办改制遗留问题、陕西中交榆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事宜等重大涉法事务多次研究协商、推进,一些案件已经有了解决结果,一些案件正在解决。积极参加国务院法制办审查省政府土地批件案的有关座谈、调研、汇报会,指导涉案县市(区)及时举证,配合说明情况。对长庆油田不服靖边县政府关于管道临时用地补偿标准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协调处理。每案均提出实质性的法律意见,供领导决策时参考,有力的维护了政府和公民权益

四是积极推进榆林仲裁委换届工作。榆林仲裁委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于2012年12月成立,按照《国务院法制办关于进一步做好仲裁委员会换届工作的通知》(国法[2017]18号)要求,经市政府第九次常务会专题研究了榆林仲裁委换届工作。市政府发文,对仲裁委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强化了对榆林仲裁委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市政府常务会的决议,由市政府办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人员,组成榆林仲裁委换届移交工作小组到省内外进行全面调研,形成换届初步方案,正在有序落实。

七、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保障 

是不断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市委、市政府不断围绕改革发展前沿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今年,市委针对我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资源开发利用、脱贫攻坚、优化发展环境等十项重大课题分课题组进行调研。每个课题由两名市级领导负责,部门一把手直接参与,边干边调研、边工作边解放思想,已经形成成果,正在分行业分领域分时段强力推进物化。通过战略问题研究,开拓了领导干部视野,提升了科学决策水平,促进了作风转变。

二是全面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市政府认真落实《纲要》和《方案》要求,领导班子坚持带头学法。 年内共安排市政府领导集体学法讲座2期,市政府常务会学法已经成为一项制度,每次市政府常务会对研究的每一个议题,涉及上位法的,都要求部门负责人进行法律解释和政策说明。全年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12次,累计涉法学习超过50次以上。

三是抓好全市干部培训。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司法局、人社局、法制办、榆林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求,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对全市机关干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产业政策学习,社会治理创新、未成年人保护、信访办理、PPP项目管理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师资聘请省内外名家来榆授课,一方面组织各部门执法人员参加省内外各类法治培训班,达到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法律文书写作水平的目标。各行政机关还通过开展脱产学习、讲座培训、上网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的组织干部学习培训,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得以加强,执法水平得到提升。

2019年,我市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省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不断推进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实现新的提升,为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榆林“追赶超越”的奋斗目标和建设“陕蒙宁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榆林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25日